 |
珊 瑚
珊瑚的化學成分主要為CaCO3,以微晶方解石集合體形式存在,成分中還有一定數量的有機質。形態多呈樹枝狀,上面有縱條紋。每個單體珊瑚橫斷面有同心圓狀和放射狀條紋。顏色常呈白色,也有少量藍色和黑色。寶石級珊瑚為紅色、粉紅色、橙紅色。紅色是由于珊瑚在生長過程中吸收海水中1%左右的氧化鐵而形成的,黑色是由于含有有機質。具有玻璃光澤至蠟狀光澤,不透明至半透明,折光率1.48-1.66。硬度3.5-4,密度2.6-2.7g/cm3,黑色珊瑚密度較低,為1.34g/cm<SUP>3</SUP>。性脆。遇鹽酸強烈起泡。無熒光。
珊瑚產于溫暖海洋地區,造礁珊瑚蟲在近岸相當淺的暖海中生長,通常距水面30米生長最旺盛。地中海是著名的珊瑚寶石產地,非洲的紅海素以多珊瑚礁著稱,另外還有西班牙、日本小笠原群島至硫球群島海區、中國臺灣基隆和澎湖列島均有質量好的珊瑚。
珊瑚分為鈣質型珊瑚和角質型珊瑚兩種。
鈣質型:主要由碳酸鈣組成,含有極少的有機質,包含三個品種
1.紅珊瑚:呈淺至暗色調的紅至橙紅色,有時呈肉紅色。主要分布于太平洋海域。
2.白珊瑚:分布于南中國海、菲律賓海域、琉球海域等,為白色、灰白、乳白、瓷白色的珊瑚。主要用于盆景工藝
3.藍珊瑚:藍色、淺藍色珊瑚。
角質型珊瑚:主要成分為有機質,包含兩個品種
1.黑珊瑚:灰黑色至黑色珊瑚,幾乎全由角質組成,價值極高。
2.金珊瑚:金黃色、黃褐色角質型珊瑚。金黃色珊瑚外表有清晰的斑點。
珊瑚為有機寶石,可設計為珍貴珠寶,表示愛情,并可趨吉避兇。不但為中國及歐美人士所喜愛,且在佛典中被列為七寶之一。自古以來,即被視為祥瑞幸福之物,代表著高貴權勢,并具有神圣不可思議之特質。不但玉侯、巨賈、貴族多用其做為珠寶飾品,西藏喇嘛高僧用為念珠,有不可言喻之神奇力量。
珊瑚也是古代的一種藥物。在本草綱目中記述,有明目、止血、除宿血之功效;而西洋典籍中亦有記載,珊瑚有治眼疾、鎮血之功用。無怪乎歐洲、非洲多種民族,及藏族同胞皆將珊瑚視為一生中之珍藏,無論婚喪喜慶都要配戴。
仿造珊瑚及識別:
(1)染色大理巖:呈均勻的紅色,具粒狀結構,橫斷面無同心圓狀構造,無不均勻條紋,用棉簽沾丙酮擦拭,棉簽上呈現紅色。(2)粉紅色玻璃:玻璃光澤,含有氣泡,貝殼狀斷口,遇鹽酸不起泡。(3)粉色塑料:不具備珊瑚所特有的條帶狀構造,有使用模具留下的痕跡,遇鹽酸不起泡。(4)“吉爾森”合成珊瑚:微細粒狀結構,見不到天然珊瑚的顏色或透明度略有差異的條帶狀結構,密度2.45g/cm3,較天然珊瑚小。
造型好的珊瑚常做觀賞石,也可以做雕刻藝術品的原料或加工成項鏈、戒指、手鐲、胸針、耳墜等。珊瑚可以作藥用,“珊瑚藥酒”是一種極好的補藥,能排汗利尿。
珊瑚的保養。因為珊瑚的化學成份是CaCO3,化學性質不穩定,夏天炎熱人體流汗時,不宜久戴珊瑚項鏈,因汗液中的鹽和酸性分泌物會腐蝕珊瑚。珊瑚不宜多接觸化妝品、香水、酒精、食鹽、油污和醋等。珊瑚的結構不致密、有孔隙,易弄臟,清洗時用中性肥皂水。 |
|
 |
|
|